一、安全安装技术:把控关键施工环节
1. 安装前准备与洞口处理
安装前需核对门体参数,确保木质防火门的耐火等级(如甲级≥1.5h、乙级≥1.0h)、尺寸与洞口匹配,且门体无破损、变形,配件(合页、锁具、闭门器)均为防火专用款。洞口需清理杂物,墙面平整,垂直度偏差≤3mm,若洞口尺寸偏差过大,需用防火砂浆修补,避免因洞口不规整导致门体安装后缝隙超标。
2. 门体固定与配件安装
门体安装时,门框需用防火膨胀螺栓固定,间距≤600mm,且每边固定点不少于 3 个,确保门框稳固不松动;合页需选用不锈钢材质,安装时螺钉需拧入门框深度≥10mm,避免脱落。闭门器与顺序器(双扇门必备)需按说明书安装,闭门器需调节至门体自动关闭时间为 3-8 秒,且关闭后无回弹、卡顿,确保火灾时门体能自动闭合,阻断烟气蔓延。
3. 防火密封处理
门框与墙面缝隙需填充防火密封胶或防火岩棉,填充密实无空隙,防止火灾时高温烟气从缝隙渗透;门体与门框接触处需安装防火密封条(通常为遇火膨胀型),密封条需连续设置,接口处搭接长度≥10mm,且粘贴牢固,无脱落、断裂,确保关闭时能紧密贴合。
二、密闭性要求:量化标准与检测方法
1. 缝隙宽度控制
根据《防火门》(GB 12955-2008)要求,木质防火门关闭后,门与门框的缝隙需满足:门扇与上框、侧框缝隙≤3mm,门扇与地面缝隙≤5mm(单扇门)或≤3mm(双扇门搭接处),且缝隙均匀,无明显宽窄差异,避免因缝隙过大导致烟气泄漏。
2. 密闭性能检测
安装完成后需进行密闭性检测,可采用烟幕测试:关闭门体后,在门一侧释放烟幕,观察另一侧是否有烟幕渗出,若有渗出则需调整密封条或门体位置;也可使用塞尺检测缝隙宽度,对超标部位进行整改,如更换更厚的防火密封条、微调门框固定位置。
3. 长期维护要求
日常需定期检查密闭性,若发现密封条老化、脱落,或门体因变形导致缝隙增大,需及时更换密封条或调整门体,确保密闭性始终符合标准;同时,避免在门体上私自钻孔、安装非防火配件,防止破坏门体结构,影响密闭与防火性能。
木质防火门的安全安装与密闭性控制,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,需严格遵循规范施工、精准检测,确保其在火灾时能有效发挥隔烟阻火作用,为人员疏散与灭火救援争取时间。

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