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质 防火 门具备明确的抗冲击性能要求,其结构设计与材料特性共同保障在特定冲击荷载下的完整性,这一性能是防火门安全功能的重要补充。
抗冲击性能在国家标准中有强制规定。根据 GB 12955-2008《防火门》,钢质 防火门需通过冲击测试:用质量为 50kg 的砂袋,从 1m 高度自由落下冲击门体中部,测试后门体应无穿透性破损,门框与门扇的相对位移≤15mm,防火密封件不得脱落。甲级、乙级、丙级钢质防 火门均需满足这一基础要求,特殊场所使用的防火门,冲击测试高度可提升至 1.5m。
结构设计是抗冲击的核心保障。门扇采用双层冷轧钢板(厚度≥0.8mm),内部填充防火岩棉(密度≥120kg/m³),形成 “钢 - 芯 - 钢” 复合结构,钢板的抗拉强度≥345MPa,能有效分散冲击应力。门框选用 1.5-2mm 厚的热轧型钢,与门扇的搭接量≥10mm,配合加强型铰链,确保冲击时门体不发生结构性变形。部分高端产品在门扇边缘加装 L 型钢质加强筋,进一步提升抗折能力。
材料处理增强抗冲击韧性。钢板表面经镀锌处理(锌层厚度≥80μm),既防锈又提高延展性,冲击时不易脆裂;门扇与门框的缝隙处安装防火膨胀密封条(遇火膨胀前的邵氏硬度≥60 度),常态下能吸收部分冲击能量,减少门体震动。对于玻璃视窗的钢质 防火 门,需采用耐热钢化玻璃(厚度≥5mm),周边用防火密封胶固定,玻璃与门框的间隙控制在 2-3mm,避免冲击时玻璃碎裂脱落。
抗冲击性能与防火性能需协同达标。测试表明,符合标准的钢质防 火门在承受 500J 冲击后,耐火完整性仍能保持 1.5h 以上(甲级),不会因结构变形导致烟火穿透。实际应用中,抗冲击性能可应对意外碰撞(如推车撞击、人员拥挤挤压),确保火灾时门体仍能正常关闭。安装时需保证门框与墙体固定牢固(膨胀螺栓间距≤600mm),否则可能因墙体松动降低整体抗冲击能力。
定期维护可保持抗冲击性能稳定。日常需检查铰链是否松动(每季度 1 次),发现门扇下垂应及时调整;密封条老化(通常 3-5 年)需更换,避免影响冲击时的缓冲效果;钢板表面若出现凹陷变形,应评估是否影响结构强度,必要时更换门体。通过设计、材料、安装的多重保障,钢质防 火门既能阻断火势蔓延,又能承受日常冲击,成为建筑安全的双重防线。